二〇一八,以末为始
今天醒来已是午后,一如今年混乱的生活习惯。摸到床边的眼镜戴上,神志不清地打开手机,漫无目的地划动浏览。严冬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晦暗的寝室里,渐渐终于能回过神,知道我在何处要做什么事。
二〇一八年,没了。
这是我第一篇公开发布的博客,是对自己的一年来浪荡歧途的审视和反省,以末为始。
我自满于雕虫小技
先说代码,主要时间用于算法题目训练,代码写得最多还是 C
,最多混乱地用用 C++ Standard Library
几个简单的类以简化代码,Java
不能算入门。其次说习惯,主要工作平台切换到 Ubuntu 18.04 LTS
,熟悉 Linux 的一些常用命令,简单地接触 Shell
,还不会写脚本,就把命令按序写入文件当作快捷方式用 (😅),另外也算能自己应对各种意外错误,依靠网络自行解决问题,可以沉着(不慌)面对英语文档。
ACM 生涯结束以后,主要兴趣转向 Web,尽管至今仍相信这不会是我将来的工作领域。遗憾的是,自认为至今仅仅零散地见识了一些基础的技术应用,算是入门水平吧。
总之,我仍然无法专注于某项技术深入学习。我兴趣广泛,但时间的限制令我浅尝辄止,我喜欢折腾,我明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,却仍执迷于环境和工具配置。我自满于雕虫小技,我浪费珍贵的精力用于那些无益于我技术前途的东西,这是一种短见和贪婪。
我的青春结束了
这是宣言,于 11 月 15 日 22:32 在 Telegram 的私人频道发出。10 月 28 日我到徐州参加亚洲区域赛,是我的第一场比赛,也是最后一场。无牌退役,是「结束」的标志。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力丧失了,对此我当然会反抗,但无法否认这个现实。
我二十了。
回不去了,就努力长大吧。
我还是喜欢哭
下半年哭的次数多了,我很愿意如此,小标题的「喜欢」真不是平常人们言下「习惯」之意,而是由衷的。说说印象深刻的几次。一次是在对杨的倾诉,我当时陷入无底的悲哀,执迷于自我之究竟,我是逼着自己流出泪水的。一次也是面对杨,是突如其来的自我检查和陈述,说着说着,把自己说哭了。弄哭我的是自己,我恐惧时间、恐惧成长、恐惧变化,我恐惧面对自己。许多次是为了杨超越,这个我有幸于夏天认识的平凡却不普通的少女,为其遭受的责难和暴力、为其所得的自信与荣耀,我感动于赤诚纯粹的心。几次是看《你好,旧时光》,我喜欢生动的青春、单纯的情愫,我喜欢他们的有血有肉、勇敢仗义。
青春里每个人都是主角。
我愿彼时我会如小越在日记总所言一般——「可是呢,我到现在还是没有改哈哈哈哈」。
我扔弃了社交
我和一个朋友绝交,我疏远了才交好的室友,我切断了可有可无的社交联系。我可以接受只有一两个好友,我不愿意再嬉皮笑脸地面对我根本不在乎的人事,我不会主动对迎面走来的人们打招呼,我不想再给那些来去无由的人们任何多余的眼神。既然我信随机混乱的世界观,我就接受世俗所谓之「缘分」。当你朋友意味着不要也罢。社交这种事,我本就不擅长便也不想花力气去努力了。
我没有明确的目标
我有想做的事,我没有计划,也没有明确的目标。我自以为当初比同龄人清醒,走到今天反而越发糊涂和迷茫。不知所为,不知所向。
我的明天
零点是二〇一八的终结。以末为始,我会一无所有失无可失地出发,我会勇敢且诚恳地大步往前走。
我相信明天会更好,我会更快乐。
万事胜意。